show video detail
【柯P老實說.EP4】東區!東區!東東東東區!怎麼救東區,柯文哲不看稿解釋給你聽!|20190426 商圈發展論壇
- Published_at:2019-05-05
- Category:News & Politics
- Channel:柯文哲
- tags:
- description: #柯文哲的東區研究報告 #18分鐘演說完整版 談東區問題之前,先給大家看幾個數據: ✔︎ 2017年台北的金流是12.5兆,去年(2018)達到13.2兆元,成長7千億元,也佔全台灣金流量的30%。 ✔︎ 去年(2018)台灣GDP成長率約為2.6%,但去年台北金流量成長5.7%,遠大於台灣GDP的成長。其中批發及零售業成長4.29%,住宿及餐飲業成長9.2%。 ✔︎ 去年(2018),台北市公司登記家數成長至23萬7523家,較前年成長6%,也創下新高紀錄。 這三個數據,代表幾個意義: 我們靠著大量小額消費的經濟發展策略,台北的經濟仍有顯著成長。新開的公司也比倒掉的多,並沒有經濟衰退現象。 但是當西門町、大稻埕、信義區,以及南港的人潮和金流大幅上揚的情況下,缺乏明確定位的東區相對就衰退了。 我認為,無現金交易、電商、無人商店與AI,在未來5年內會進一步改變台灣零售業的面貌。所以實體店面不再是賣東西(因為上網買更方便),而是賣生活體驗。 這個時候,商圈的定位應該要更加明確,像大稻埕是復古、信義區是貴婦區、西門町則是青少年文化集散地,那麼東區的定位是什麼?不是政府跳下去自己定位,因為政府不會比業界更了解市場,所以在地的商圈要組織起來告訴市府他們要什麼,市府再來協助。 其他市府可以主動協助的,包括透過大型活動引進人流,以及公共設施的硬體建設等等。過去幾年,超過五千人以上的活動,我們都有列管,每辦一次就修一次SOP,不只希望活動有人來,還要能讓商家賺到錢,政府存在的目的之一,就是幫老百姓賺錢。 不管是新北投、大稻埕,還是西門町,都曾經「倒下去再爬起來」,尤其是西門町也曾經經歷很長一段衰退期,直到台北燈節移師後才真正復甦,東區只是第一次面臨轉型的問題而已。我相信在定位確定後,剩下的就是靠公私協力,讓這個地方找到新的亮點與特色,也找回人流與金流。 -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:https://facebook.com/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:https://instagram.com/doctorkowj Follow KP on Twitter:https://twitter.com/KP_Taipei
ranked in date | views | likes | Comments | ranked in country (#position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2019-05-06 | 124,096 | 7,302 | 1,514 | (,#29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