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w video detail

直接與間接民主的討論〈蕭若元:最新蕭析〉2013-05-15
- Published_at:2013-05-15
- Category:News & Politics
- Channel:HKReporter1000
- tags:
- description: 另外一個要跟大家講的學術問題,現在有些人高舉直接民主。我簡單一點講,這是戇居。這些在政治學上已經有所定論,這個世界大部分的民主,都是間接民主。所有先進的民主國家都是行間接民主。直接民主不是不可以用,只是間中用來補救間接民主的不足。 現今沒有人認為直接民主是主流,像雅典那些小國家,結果審一個人也要開幾日會的,商量一件事便全市停工幾日來開幾日會。孫中山的是二十世紀初期的學說,是已經不需要看的東西,還迷信這套的話,可以話是傻的。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,我們的世界愈來愈複雜,經濟體系也愈來愈複雜,社會愈來愈複雜,當然政治也愈來愈複雜。當一件事去到非常複雜的時候,是需要專人士來做的。你不會認會自己能夠建一棟世界最高的大廈,不如大家公投怎樣建一棟世界最高的大廈出來,這叫做戇居。 公投要來做甚麼呢?公投大部分是用來決定道德問題的東西,因為那是不能單靠理由來說服的。公投只能決定一些簡單的問題,一些yes或no的問題,不能做一本好像電話簿厚的法例,然後讓市民公投,因為他們未必看得完。我們的立法會議員尚且看不完,也不太明白要不要建高鐵、西九,而要求三百萬選民去了解,這是戇居的。這就是毛澤東失敗的原因,新左派也是如此,相信Participatory democracy,要用很多時間去參與民主就能解決民主的問題,結果變成怎樣,就變成我老婆那樣。日日跟她補十八個小時課,也不會令她就社會的大部分問題作出一個有識見的答案。 其實民主的真諦不是令到民意完全反映,因為民意是可以互相矛盾的,於是要在不同的民意、不同的議題上,你是用妥協的。如果你出街問人,七成人贊成民主;同時也會有七成人認為要和中國保持友好關係。七成人贊成香港做生意要有自由;但也有七成人贊成最低工資。怎樣可以在這樣互相衝突的民意基礎上作出妥協,這是政治工作,是專業人士要做的東西。 而民主最高的意義,我在獅和狼的故事已經講過,就是政府的替換,可以更換政府,民主的最大功能就在此。動不動就講直接民主,其實是更加容易給操控的。誰人掌握傳媒,在一段時間內是能夠掌握民意導向。我們都見到全民投票產生很多民粹政府。到最後,民主的精神是當中的有些價值是不能只以多數票決定,民主當中的理念是凌駕了多數票。 我見有些人所用的名詞是直接民主,所以我就解釋直接民主是甚麼一回事。其實直接民主的主要例子就是公投。但如果講直選和間選,其實也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。
ranked in date | views | likes | Comments | ranked in country (#position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2013-05-16 | 997 | 53 | 22 |
(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