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w video detail
黃金的故事〈蕭若元:最新蕭析〉2013-04-26
301 44 8 04:38
黃金的故事〈蕭若元:最新蕭析〉2013-04-26
  • Published_at:2013-04-26
  • Category:News & Politics
  • Channel:HKReporter1000
  • tags:
  • description: 今次和大家講下黃金的故事。黃金在戰後的 Bretton woods agreement 是32元美金兌1安士黃金。尼克遜的時候,改成35元兌1安士黃金。之後尼克遜頼數,不再兌。本來拿美金可以換到黃金,因為他沒有那麼多黃金,所以不換了。黃金由這個時候開始升,升到1980年曾經見過834美元兌1安士美金。古往今來,挖出來的黃金是多少呢?雖然有少部分是不見了,但大部分都有保存的。大家知道現存黃金有多少嗎? 全世界總共有17萬噸黃金。 因為我要解釋黃金的走勢。我要拿些有趣的東西給大家看看。這是金價的圖,在1980年的一刻,金價因為兩伊戰爭,黃金突然上到800美金,然後見到它一直向下插。插到最低是只是253.9。1980年之後20年,黃金價是沒有上升,跌剩1/3,去到253.9美元。然後就起得去到2011年,金價見頂,去到1900元美金兌1安士美金。最近又回到1400元美金左右、曾經一日跌100元。 第二個有趣的圖表給大家看看。這個是黃金出產圖。原來由廿世紀初開始,黃金每年只是生產500噸左右,是去到1980年才突然急升,當金價炒上800多元,金礦便開發得很快。但開發也需要一段時間,要搞一段時間才生產到出來。(產量竟然上升到2500噸一年。由500噸去到2500噸。最近更是去到2700噸一年。大家可以看到這個黃金生產量去到最後是教大家2個經濟學的最基本的概念。當金價上升了那麼多,很多不會挖的金礦也會開始發挖。因為不少金礦的生產成本是要1400元一安士。因為這些金礦也會開挖的時候,黃金產量也會大升,最終金價沒有辦法不崩潰下跌。其實2700噸是很離譜的,大家想想我們總共只有17萬噸,這個產量只要60年便生產了古往今來的黃金。 最後大家看到黃金價錢走趨和通脹是沒有太大關係,到最後所有東西都是供求的關係。價值經濟學的第一課,所有東西到最後都是講供應的問題。
ranked in date views likes Comments ranked in country (#position)
2013-04-27 301 44 8 (Hong Kong,#1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