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w video detail
【響應林鄭】與全港最貴髮型師開一日工 年過六十 Kim Robinson 不言休養生靠一餐
313K 1.9K 441 08:14
【響應林鄭】與全港最貴髮型師開一日工 年過六十 Kim Robinson 不言休養生靠一餐
  • Published_at:2019-03-31
  • Category:News & Politics
  • Channel:壹週刊 NEXT
  • tags: 壹週Plus 壹週刊 Nextplus next magazine hong kong HK magazine hk 香港
  • description: 人稱「金較剪」的神級髮型師 Kim Robinson 在今年將慶祝四十周年的事業生涯,問他不怕暴露年齡?他直截了當說:人過六十有咩好怕?他只在乎身體健康,讓他繼續博殺工作下去。他很早起床,他告訴我通常早上六點就會醒了,內行人就清來,當頂級的髮型師早起是必然的生活,因為最頂級的客人都要在上班前弄好髮型。 Kim 那班在中環打滾的客人,都在九點前現身;另一班要去派對、開演唱會的,就在晚上現身。他數十年來已習慣這樣長時間工作,只是為了養生,十多年前開始他堅持每天早起做四十五分鐘運動、也請私人教練操肌,吃清淡、喝檸檬水,緊遵醫生和營養師指示,他只怕一天不能再工作。 看到 Kim 的身型,一身結實肌肉修長線條,實沒法讓人相信他已屆甲子,再看舊照中的他,除多一兩條皺紋沒大分別。這當然是嚴謹生活的成果,可是再守規矩,天要弄人時,鐵人也會倒下,早前他工作期間突然大動脈撕裂,幸而客人發現他面色不妥,送他入院做手術,執返條命。 再努力維持健康,死神還是會來試探,醫生證實原來是他把自己逼太緊,出事原因在操勞和壓力。他身邊人都同意不過,訪問時他除了吃早餐的十五分鐘,之後沒有一刻坐下的時間,他說每天安排八至十個客是上限,但當日好友周凱旋突然出現,花四十分鐘幫我弄個頭可以嗎?他二話不說就出手了。 還未計他花在管理香港兩家新加坡一家髮廊的工作,還有他的個人髮型用品品牌,還有他在籌備個人的畫展,年底出書,同時進行。作為人所共知的全港最貴髮型師,大眾都以為他為錢奔波,Kim 說:「我不為錢。我天生是藝術家,但我思考方式近似企業家。我還在工作,是因為我有熱情,我成世人就是想擁有一家最靚的髮型屋,裡面提供最正的服務。」身處他的過萬尺獨立屋,我確信他不用為錢。那是為虛榮?他說他是為了滿足自己不滅的鬥心。 「我們做創作,成世人流流長總要進化要改變,一成不變就只會out,我要做最勁的人,我只能夠向前衝。」 Kim 生於澳洲的鄉村,早在十幾歲,他就離家外闖,師承Vidal Sassoon,也曾跟隨上世紀的髮型大師Alexander de Paris在巴黎工作、之後轉戰米蘭時裝界,為Dolce & Gabbana、Valentino、Versace時裝騷和廣告女模當髮型師。最後Kim 選擇落戶亞洲,扎根香港,開設 Le Salon。他說作為金髮碧眼的老外,在最好的時勢活在香港,他得到很多別人恨不來的機會,「當年呀英國人要住半山、美國人聚居淺水灣,他們自覺是優越的階級,好勢利,問我做咩成日同中國人同本地人玩。而家時而勢易,都變晒中國人住啦。」 Kim 來港四十年,雖然廣東話依然不靈光,但他早已沾染了香港人的習氣,「香港人充滿欲望。香港人就是要做到最好。這種地方特色成為了我的指引和動力,因為你若不夠水準,就沒辦法有這裡生存下去了。 「我慶幸來香港,香港當時是領導整個亞洲的潮流的,你得到了香港,就得到了亞洲。香港人勝在唔同你客氣,好老實,你的創作得唔得、適唔適合亞洲都會直接講。最開心是得到Joyce 創辦人 Joyce Ma 和 Bonnae Gokson的看顧,她們的出眾品味和成就,讓我大開眼界,她們為香港女人開創了一個時代,她們話畀女人知,女人可以有事業有品味。 「然後我又在 TVB 得到好多的曝光機會,每一晚都要輪流幫肥肥 (沈殿霞)、狄波拉、汪明荃、鄭裕玲等人 set 頭,她們又介紹其他藝人給我,到他們逐一出去影圈闖,我又跟住一齊去。 「以前的髮型師和藝人,都擁有好深厚關係,我要好了解他們的性格需要,他們也好想找到可以信賴的夥伴。他們不是需要追新款的人,他們只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外觀和形象,故此不可能常換髮型師的。以前別人說 Kim 你的髮廊好星光熠熠,我不會為此太自豪,他們永遠都覺得我可以信賴,才最緊要。」Kim 最自豪的事,是客人告訴他,在街給陌生人截住問:「你個髮型好靚,邊個剪?」 因為這種自豪,又讓 Kim 衍生新想法,「現實是,我收費好貴、我得一對手,一日剪足八小時都幫不了更多人剪髮,有很多女士很希望給我揮刀一剪,但她們未必付得起很高的銀碼來買我的才藝。」於是Kim 決定要將髮型工業系統化,客人可用平板電腦,根據面型頭髮長度和偏好,來找出Kim 預設的髮型,但最後,還得多很多雙手去執行他的想法,Kim 於是又花大量時間去培訓髮型師,日日如是,為如鐵人一般的生活,其實是為博而博。由四十年前來港親身感受實踐的「香港精神」,這鬼佬說到做到。 採訪及撰文:牧戶池 拍攝:張芷澄、陳葦珈 剪接:張芷澄 立即下載《壹週刊》APP,登記壹會員,睇盡獨家內容,會員活動! http://bit.ly/Next29App 《壹週刊》28周年,無懼風波,堅持敢言,壹直企硬。 2018年改革版《壹週刊》流動應用程式,換上耳目一新的設計,讓用戶更易於瀏覽各式新聞影片及圖文資訊,立即按此連結下載最新版本 iOS及Android APP,即可體驗精彩不絕內容:https://goo.gl/NVySCK 壹週刊 : http://nextplus.hk/ 即 like 壹週刊 fb :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nextmagazinefansclub
ranked in date views likes Comments ranked in country (#position)
2019-04-07 283,826 1,713 397 (Hong Kong,#19) 
2019-04-08 303,549 1,798 419 (Hong Kong,#22) 
2019-04-09 313,525 1,857 441 (Hong Kong,#29)